【賽迪網訊】數據已經成為數字時代新的生產要素,這已經成為從企業到政府的基本共識。正因如此,數據驅動才越來越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熱詞被頻頻提及。隨著AI技術的迭代進步,AI為企業的數據驅動能力又提供了更多技術上的可能。在此背景下,一些為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服務商也加大了AI技術投入,著力把AI能力融入自己的產品與應用,以此幫助企業在數字化道路上更進一步。
鼎捷軟件正是這樣一家致力于創新實踐數據驅動理念的企業。在2022年8月,鼎捷軟件發布了鼎捷雅典娜PaaS平臺,被稱為“具備數智驅動能力的新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相較于傳統的數字化平臺,鼎捷雅典娜的特色是強化以數據驅動企業運行的能力,讓企業面對烏卡時代具備更敏捷的應變力與適應性。
數據思維結合數字化工具 賦能企業“新五力”
鼎捷軟件副總裁顧華杰表示,當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后,數據驅動不再只是一個技術問題,企業需要從思維上做根本上的改變。數據驅動要落到實處就需要從企業的應用場景入手,并逐步豐富這些應用場景。而這正是鼎捷軟件的優勢所在,對企業尤其制造企業長達40年的服務深耕積累,使鼎捷有能力將新技術工具與企業在垂直領域的管理知識和行業知識做充分結合,搭建完成豐富的應用場景。
鼎捷軟件營運長劉波(左一)鼎捷軟件副總裁顧華杰(左二)賽迪網助理總編徐培炎(右一)
“數據存在的意義不只是提供信息、支持企業做出判斷,更多的是要驅動企業的實際運營行為。”顧華杰稱,正是在鼎捷真正深入企業場景的基礎上,鼎捷雅典娜PaaS平臺才得以形成以數字員工為代表的新勞動力、以知識封裝為代表的新學習力、以人機協同為主的新生產力、以數據洞察激發的新創造力,以及走一步“算”一步的新敏捷力,統稱為“新五力”,以此幫助企業實現以數智驅動賦能智慧運行。
顧華杰同時表示,要進一步豐富企業的工作場景,未來還需要將更大的產業生態納入到數字化系統里,而這就并非靠鼎捷一家企業之力可以完成的事業,還需要和更多合作伙伴通力協作,這一切都將在鼎捷雅典娜平臺上得以實現。
AI加持 鼎捷平臺構建企業級智慧大腦
從數字化到數智化,雖然只有一字之差,這其中卻包含著AI能力的巨大飛躍。AI技術的成熟和商業落地賦予了數字化平臺更多智能的選擇,這所帶來的不只是在原有基礎上效率的提升,更可能產生經營管理模式的質變。在談到鼎捷雅典娜平臺融合AI能力提升智能化水平時,鼎捷軟件營運長劉波表示:“其實我們一直在等大模型的出現。”
鼎捷軟件營運長劉波(左一)賽迪網助理總編徐培炎(左二)鼎捷軟件副總裁顧華杰(右一)
原來,早在鼎捷雅典娜PaaS平臺設計之初,讓AI更深度地參與到平臺的數據驅動模型的搭建中就已經被設計團隊所考慮。打破流程思維去構建系統應用,是鼎捷雅典娜PaaS平臺最大的特色。采用先進封裝的知識圖譜疊加有智能思維的數據驅動,去讓數據驅動任務,而不是在用流程去驅動管理,將有望為企業的數字化能力帶來根本顛覆。
“鼎捷雅典娜平臺本身在它的設計思維里面就需要有AI的應用和大數據的模型參與。”劉波說道。在大模型成熟應用之前,基本模型和基本算法是該平臺難以突破的瓶頸,而隨著大模型的成功運用,鼎捷雅典娜PaaS平臺的應用將得到更大的拓展空間。
“與友商相比,鼎捷率先實現了大模型在B端的落地應用。”顧華杰表示,鼎捷于不久前推出的Chatfile就是領先的企業級的大模型+文檔應用。目前,鼎捷正在加快將AI與員工日常工作、客服、數據、開發能力等做更廣泛的融合,以實現面向工作者、企業、開發者的更多元的大模型場景落地。
任務卡讓企業運行以簡馭繁
“任務卡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軟件的設計,讓原本的人找事變成事找人,讓員工工作簡單、輕松、高效。”據顧華杰介紹,傳統的數字化平臺采用流程思維,更注重標準化的問題。而鼎捷雅典娜平臺的數據驅動思維,意味著企業在物理世界實際發生的運行內容,在數字世界里都可先被模擬運算過。根據數據感知、理解、運算后生成任務卡,賦予各職能的員工明確、定向的任務。每名員工只需按照任務卡去執行各自的任務,物理世界里的工作就變得更加簡單了,也就是所謂的走一步“算”一步,以簡馭繁。
顧華杰以鼎捷服務的一家汽車供應商為例,通過鼎捷雅典娜平臺的預測透鏡應用,在保證供應鏈生產安全的情況下,其庫存周期從300多天下降到180多天,節約成本超過50%,可量化的效益十分顯著。
業務為本,技術為用
對鼎捷而言,精益求精的遠不只對軟件研發的投入。聚焦服務下沉,關注客戶的應用效益,是鼎捷重要的發展策略選擇。
“我們不是只教會客戶使用系統,而是針對客戶的經營管理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劉波表示,鼎捷雅典娜平臺將能夠輔助客戶進行機制流程的重構。通常對機制流程的重構需要鼎捷增值服務團隊駐場服務,對客戶提供全天候的支持。
顧華杰強調:“所有技術的發展都是為了解決實際的業務問題,鼎捷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站在新技術的肩膀上,更好地傳承價值交付多年沉淀的經驗與價值。”40多年在行業的深厚沉淀,鼎捷積累了相對多的制造企業客戶。劉波表示:“有大量的客戶與我們相伴20年以上,并且這樣的案例非常多。”目前,鼎捷在80多個細分工業行業類別里積累了超過5萬家的客戶,而重點并不在于客戶的數量,而是這些客戶持續在跟鼎捷的合作中提升服務的需求和供給的關系。這種服務與技術并重的模式可以被歸納為“業務為本,技術為用”,這也是鼎捷軟件與行業友商的一大區別。這種深度的落地服務能力,正是鼎捷能夠吸引微軟這類國際巨頭與之合作的關鍵因素。
鼎捷軟件營運長劉波(左一)賽迪網助理總編徐培炎(左二)鼎捷軟件副總裁顧華杰(右一)
進入智能化時代,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服務商,其服務模式已不再局限于開發一套系統。在新的服務機制下,現在更需要的是在一個開放的平臺上,不斷根據變化的場景搭建應用,而不大幅度重構自己的系統。而AI又可以通過不斷地訓練,讓這些具體場景下的系統變得越來越聰明,更加適應于敏捷開發的要求,正如鼎捷雅典娜所倡導的:化繁為簡,以簡馭繁。
隨著人工智能大潮的來襲,數據驅動正在重塑數智管理的新范式。管理者只有從思想上轉向數據驅動思維,并能充分運用AI工具搭建智慧管理的引擎,才能在這一場科技革命中不落下風,乘風扶搖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