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網訊】從2019年開始,世界就正式進入5G時代。經過四年的建設,如今5G網絡基本已經觸及到中國的各個角落。在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漫過以后,業界卻并不認為5G已經走過最有機會的上半場,恰恰相反的是,5G商業應用這才剛剛進入向市場普及,接受用戶廣泛檢驗的探索期。正因如此,近兩年來,行業內對5G討論的熱度并未減弱,只是關注點從基建轉向了商用,也就是5G-A。
在上月末舉辦的愛立信媒體會上,愛立信提出了以“5G新浪潮”為主題的規劃。愛立信表示,在5G新浪潮中,將以卓越性能、綠色低碳、賦能增長、高度自治四大支柱為支撐,建設價值驅動的卓越網絡。
下行7000兆,節能97%
統計顯示,自從2019年開始全球建設第一個5G網絡至今,全球已經擁有超過260個商用網絡,愛立信參與了其中152個網絡的建設。根據《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的預測,到2023年年底,5G網絡承載的用戶數已經接近15個億,人口覆蓋率達到35%。在5G基礎設施普及過后,未來商業應用將是運營商巨大的業務增收潛力,雖然2022年運營商除基礎連接之外在消費者市場的收入只占整體收入的1%,但愛立信預測,到2030年這個比例可以提升到25%。
在研發優先的戰略指引下,愛立信的5G網絡已經在覆蓋、容量和能耗等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成績。在商用終端已經實現了上行2.2Gbps,在商用網絡中利用商用終端已經實現了下行7.3Gbps的傳輸速率,并已經具備萬兆下行的產品能力。不僅如此,愛立信通過軟硬件的聯合設計,低負荷場景能耗相比滿負荷場景能耗減少了97%。
打造“會呼吸”的智能小區
以上只是基于實驗的理論數據,現實的網絡商用因使用場景的千差萬別給用戶的體驗也是千人千面。因此,對于走進千家萬戶的商用5G網絡服務來說,這些實驗數據只具有一定參考意義,要獲得用戶的真正認可,還得更看重用戶體驗速率。
智感波束正是愛立信在關注用戶體驗速率的背景下進行的獨特創新。利用愛立信硅芯科技里內嵌的算力,在每秒100億到400億次的數字計算的硬件基礎上,再輔以軟件創新的波束賦形算法,可以讓網絡容量最多提升40%。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實用型創新技術,比如智能小區賦形,利用AI的全局閉環優化,打造“會呼吸的網絡”??梢愿鶕脩舴植嫉淖兓?,讓移動網絡的小區形狀隨之而變化。以避免覆蓋空洞,提升用戶體驗速率;避免重疊覆蓋,減少小區間干擾;讓小區間負載均衡,使得頻譜使用效率最大化。在這種AI技術優化后的小區網絡可以讓小區邊緣下行速率提升35%。
XR是下一場范式創新的突破點
在綠色低碳方面,愛立信在2020年、2022年曾經兩次發布打破能耗曲線的白皮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愿景以及逐步實現的方法。愛立信的目標是在2030年讓供應鏈的碳排放和產品使用的碳排放均減少50%,并實現自身運營的凈零排放。
愛立信中國區網絡產品方案總經理吳日平表示,要實現這個目標,綠站是其中一種途徑,其創新不僅僅是使用新能源,其核心是打造統一的網管系統,讓能源的使用方案與基站的管理結合在一起,達到最大效率的節能。比如,在無錫和廣州得到應用的能源系統和基站系統共網管平臺,通過統一網管,可以根據當地日照情況定制方案,因地制宜,提升風能供電的利用率和穩定性,實現多種能源和基站有機一體、統一賦智管控。
同時,對XR也是愛立信本次媒體會上的亮點。從計算機到智能手機的發展,是人類交互從固定通信向移動通信的演變,而下一個時代的質變點則在沉浸式通信的發展。業界普遍預計,XR將是智能手機之后的下一個范式創新,愛立信預計2025年將是大量XR服務創新的關鍵時間節點。
就在上個月的9月1日,愛立信率先完成IMT 2020推進組5G-A寬帶實時交互L4S測試。與英偉達合作,在Cloud XR 4.0中支持L4S,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隨后,愛立信與AT&T、英偉達、高通、華納兄弟等合作,利用5G+MEC打造《哈姆雷特:霍格沃茲之亂》的定制VR體驗。
另外,吳日平表示,移動網絡API的開放將釋放200億美元的新市場。
基于全球網絡部署所擁有的對通信網絡的深刻理解,基于全球研發布局對AI在內的前沿科技的開發能力,這兩點優勢奠定了愛立信在5G-A時代打造以用戶服務體驗為中心的高效5G商用服務的基礎。扎根中國,從1G到5G,愛立信一路見證了中國移動通信從起步到飛躍的全過程。在這場價值驅動的5G新浪潮中,愛立信必將繼續用創新和服務拓展中國移動通信更多智能化新價值。